黄 博:谣言的本质,是被压抑舆情的非正式表达
近20年前,四川大学副教授黄博在读硕士期间,偶然发现一则宋仁宗与宰相庞籍讨论如何处理四川“甲午再乱”传言的史料,这一充满现实感的历史细节瞬间吸引了他。他以此为硕士论文选题,爬梳史料,考察了北宋中期那场震动朝野的谣言危机。
近20年前,四川大学副教授黄博在读硕士期间,偶然发现一则宋仁宗与宰相庞籍讨论如何处理四川“甲午再乱”传言的史料,这一充满现实感的历史细节瞬间吸引了他。他以此为硕士论文选题,爬梳史料,考察了北宋中期那场震动朝野的谣言危机。
近20年前,四川大学副教授黄博在读硕士期间,偶然发现一则宋仁宗与宰相庞籍讨论如何处理四川“甲午再乱”传言的史料,这一充满现实感的历史细节瞬间吸引了他。他以此为硕士论文选题,爬梳史料,考察了北宋中期那场震动朝野的谣言危机。
宋仁宗时,民间和官方都在流传一种谣言:甲午年,四川会发生动乱。而从五代到北宋,每逢甲午,必然有动荡发生,这种近似魔咒的规律,形成了从民间到朝廷的心理恐慌。在仁宗朝的甲午年(1054)到来之前,整个社会舆论不停地发酵,紧张和焦虑笼罩着北宋朝野。
近20年前,四川大学副教授黄博在读硕士期间,偶然发现一则宋仁宗与宰相庞籍讨论如何处理四川“甲午再乱”传言的史料,这一充满现实感的历史细节瞬间吸引了他。他以此为硕士论文选题,爬梳史料,考察了北宋中期那场震动朝野的谣言危机。